崆峒山
崆峒山風景區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 。崆峒山景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關塞”、“道源所在”等美譽。
服務咨詢熱線:
0937-8832711
13893739590
崆峒山風景區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 。崆峒山景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關塞”、“道源所在”等美譽。
甘肅旅游景點崆峒山
景點門票:120元 AAAAA
崆峒山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西鎮奇觀”和“道源圣地”之美譽,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 1986年5月胡耀邦視察平涼時親筆題書“崆峒山”;1994年以來,崆峒山獲得了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顧客十大滿意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 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游勝地”、“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中華民族文化生態旅游最佳目的地”和“建國六十周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游景區”等一系列桂冠;2003年7月26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皇城、彈箏峽、塔院和雷聲峰組成的《崆峒山》特種郵票,登上了國家名片。
主要看點
1、旅游客接待中心至風景區 從游客接待中心乘區間車約13公里去往風景區上山的時候,有依懸崖而建的53道 < 形急彎,很是驚險刺激,人在車內尤如餃子在鍋里翻滾,應該提前做好防暈車的準備;“上天梯”是崆峒山很有名的一個景點,369級臺階,從下而上依45度、60度、75度山勢而建,每一角度都有一百多級臺階;通天橋建在懸崖之上,更是刺激而醉人。
2、景區縱覽 秦漢時期,崆峒山開始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臺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云、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近年來,新修了法輪寺、臥觀平涼、觀音堂、通天橋、飛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景點三十五處,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臺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筑群。
3、險山秀景 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受差異風化、水沖蝕、崩塌等外動力作用,形成了孤山峰嶺,峰叢廣布,方山洞穴發育,怪石突兀,山勢險峻,氣勢雄偉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觀。這種以下白堊系淺紫紅色調為主的巨厚層礫巖自然地貌,是受我國少有的南北向構造主導、新構造運動頻繁作用形成的,是國內丹霞地貌類型中形成時代較早的類型,是大面積黃土高原上獨有的自然奇觀。
4、仙山神韻 棋盤嶺又稱為鐵棋坪,是一個總面積約300平方米的平臺,三面峭壁,下臨絕澗,前望涇水,是崆峒山景區著名景觀之一,相傳廣成子和赤松子兩位大仙在此對弈而得名,原臺上有鐵棋盤和玉棋子,今已不存。為了使游客感受崆峒山悠久的歷史,深遠的“道”文化,景區巧妙的運用情景再現的模式,讓游客置身于實景當中,感受崆峒山“道”文化的精髓和奧妙。許多過往的游客也會參與其中與兩位“大仙”坐陣對弈、合影留念,在娛樂中體驗仙山的神韻。
5、通天橋,位于香山以北腹地西臺西北處,由獅子嶺通往天臺山的一座鐵橋,橋面距離谷底130多米。遠遠望去,很是震撼。踏上橋面,眼望谷底,膽顫心寒,驚險刺激。
6、上天梯,是崆峒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了,它始鑿于唐貞觀元年,歷代都有維修過,現在的上天梯是1994年維修后的。臺階總數為369級,3代表三星高照,6代表六六大順,9代表九九歸一。上天梯坡度有45度、65度和75度三段,民間常有這樣一首詩來形容上天梯:“一寸僅一步,天門攀鐵柱,自向此間行,才得上天路。”足以證明上天梯是多么的艱險。
7、香山(即混元頂,崆峒山海拔最高的地方),乘景區專線車直達香山,在這里可以游覽香山觀、地質博物館、混元樓,步入觀景臺可以欣賞到崆峒山全景,一覽無余。
8、問道宮 問道宮也叫軒轅谷,位于崆峒前峽,涇水北岸,背山面水,環境幽寂,身居殿內,聽不到涇水濤聲。相傳這里是黃帝向廣成子問道處。唐代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間重修問道宮,今存有《重修問道宮碑》一通,明朝宣德、萬歷年間,再次重修,成為一組龐大建筑群。明人唐龍《問道宮》詩云:“欲捉白蟾飛樹梢,遍尋元鶴在云中,荒涼棟宇聊停節,悵望當年問道宮?!?/p>
9、文人墨客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10、彈箏湖,是涇河流域所經過的一個峽谷,瀠繞崆峒山前峽,谷底涇河邊小路通往崆峒山,后由于修建水庫而淹沒,在北面半山腰開了一條通往崆峒山的路。沿峽谷有八仙閣、問道宮、王母宮、觀音閣等廟宇景點。水庫因彈箏湖而得名彈箏湖,是游客游玩、出入崆峒山景區的一條水路,也可步行出入峽谷,觀賞風景,還可乘索道出入景區,在空中欣賞彈箏湖美景。
相關作品
《廣成丹穴》、《問道宮》、《遇見崆峒》、《少年派》、《劍橫崆峒》、紀錄片《西北望崆峒》等古詩詞及近代影視劇近千部……
旅游須知
1、旅游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120元/人 旅游淡季:每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60元/人
2、崆峒山五臺景區、皇城、塔院景區、彈箏峽景區、胭脂峽景區、香山景區、崆峒古鎮實行通票制
3、崆峒山景區設有東門、南門、西門、索道、崆峒古鎮五個出入口,售、檢門票;設有朝天門二次檢票點
4、索道單程:50元/人次 索道往返:90元/人次
5、登山前特別要注意服裝和鞋子,盡量要輕裝上山,少帶雜物,以減輕負荷;鞋子要選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造成登山不便和有礙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選擇長短、輕重合適與結實
6、行前應注意氣象預報,適時增減衣服。遇雨時在山上不可用雨傘而要用雨披,這是為避雷電,并防止山上風大連人帶傘給兜跑
7、要做到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照相時要特別注意安全,要選擇能保障安全的地點和角度,尤其更要注意巖石有無風化
8、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開放的旅游山區和危險山區游玩;盡量避免在無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無救生人員管理的深潭、溪流水域游泳及戲水
9、要注意林區防火,觀光沿途不能吸煙。愛護自然環境,不破壞景觀資源;維護風景區環境整潔,不任意丟棄垃圾。
地理位置
從崆峒區盤旋路乘13路公交車可直達崆峒山游客接待心,后乘區間車或徒步13km;
交通情況
公交車、旅游車、出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