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海濱藏城--剛察
剛察縣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縣府駐地沙柳河鄉),是國內著名的高原旅游名城,境內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雄奇壯美,素有“春探普氏原羚雪跡、夏賞沙柳河魚歡、秋品藏家餐美食、冬觀大天鵝麗姿”之說,獨具天然的生態資源稟賦,展現出剛察迷人的旅游景致。
服務咨詢熱線:
0937-8832711
13893739590
剛察縣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縣府駐地沙柳河鄉),是國內著名的高原旅游名城,境內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雄奇壯美,素有“春探普氏原羚雪跡、夏賞沙柳河魚歡、秋品藏家餐美食、冬觀大天鵝麗姿”之說,獨具天然的生態資源稟賦,展現出剛察迷人的旅游景致。
青海旅游景點高原海濱藏城--剛察
綜述
景點門票:AAAA
高原海濱藏城--剛察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縣府駐地沙柳河鄉),是國內著名的高原旅游名城,境內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雄奇壯美,素有“春探普氏原羚雪跡、夏賞沙柳河魚歡、秋品藏家餐美食、冬觀大天鵝麗姿”之說,獨具天然的生態資源稟賦,展現出剛察迷人的旅游景致。 剛察是一個多民族集聚的地方,總人口2.9萬,主要有藏(72.4%)、蒙古、回、土族、撒拉、漢族等等。少數民族占全縣人口的近90%,剛察各族人民具有寬厚、勤勞而豪放的高原特性。各民族群眾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還有部分漢族信奉佛教,回族、撒拉信仰伊斯蘭教。
主要看點
1、梵音風語林卡 剛察縣以集中展示具有濃郁藏文化風情特色的“高原海濱藏城”為目標,大力提升藏城文化旅游品牌,先后投資39.6萬元,在剛察城東小山坡處8600平方米范圍內建造彩色經幡區---梵音風語林卡,林卡內建有五大經幡片區:海上日出招財區、六字真言賜福區、落地佛塔求安區、五彩帆圈保平區、萬條彩帆迎瑞區。 梵音風語林卡景點將生態、民俗等與自然、人文緊密結合,游客只要從東面進入剛察縣城,立即就能感受到濃郁的藏文化風情,也為高原海濱藏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慈悲慧眼感恩塔 慈悲慧眼感恩塔高為33米,由塔基、塔座、塔錐和塔冠四部分組成,塔的四面均有13層臺階則代表了成佛的道路。四個塔柱分別天、地、水、火形成佛教中所稱的“四大和全”,代表生命之精華。極頂銅制寶瓶高度為6米,象征天、非天、人、旁生、餓鬼、地獄六道輪回,塔壁四面均繪有巨大的佛眼則為佛教五眼(肉眼、慧眼、悲眼、法眼和佛眼),佛陀目視四方,警示世人善惡自有因果。整塔從半空俯視形似曼陀羅,意為圓滿和完整,象征和諧完整的宇宙。鍍金藏物底座為方形,三面紅色,則代表佛教中的“三界”,既代表神仙和圣人所在的天庭為天界。感恩塔高為33米,象征海濱藏城地處海拔3300米地理表位,四個塔柱周長53米代表剛察建政年份--1953年,鍍金華蓋外緣所懸掛的31珠銅制鈴鐺代表剛察縣31個行政村。
3、倉央嘉措文化主題廣場 倉央嘉措(1683--1706)原名洛桑仁欽倉央嘉措,原西藏六世活佛,藏族詩歌大師,著有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四首愛情詩之一的《見與不見》、雪域高原千古流芳的《倉央嘉措詩集》等著作。 為了紀念這位世界詩壇的圣者,熱情、質樸、勤勞的剛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別具一格的倉央嘉措文化廣場,讓世人沉迷于倉央嘉措神圣的文化樂園,了解世間最美的情歌,品味和感悟大師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
4、湟魚家園景區(50元) 青海湖精靈--青海裸鯉(俗稱湟魚),湟魚家園景區位于有世界絕美裸鯉河剛察縣沙柳河畔(發源于縣境內第一高峰桑斯扎山南麓,全長95公里,流經縣城后注入青海湖,流域面積1320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觀賞裸鯉洄游奇觀的地方,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農歷的端午節到立秋)湟魚都要從青海湖溯河洄游到世代相傳的產卵圣地剛察境內的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每年這個季節剛察縣都會迎來了無數懷著“善待青海湖精靈,靜觀湟魚洄游”心愿的游客前來觀魚,欣賞沙柳河里“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奇特景觀,并在湟魚家園靜靜地為生靈祈?!?/p>
5、沙柳河祥和塔 沙柳河祥和塔位于剛察縣縣城西面,高21米,寬17米,圍繞塔基周圍共有108個經桶,與佛珠的108顆珠子相同。塔基之上建立著32個小塔(其中31個塔代表著剛察縣31個鄉鎮村,另一個代表著剛察縣佛協)圍繞著塔座,塔座四周繪有藏族圖騰雪獅,用民族圖騰捧起的塔座裝滿了全縣各鄉牧民親手制作的泥塑雕塑,塔座底層度母佛像,中層是神塔肖像。在神塔肖像上還放置了21個度母塑像,每個塑像高1米。塔瓶中裝滿了經書。塔中裝有虔誠向往和平的藏民族制作的泥塑佛像、佛塔的正前方修建了本康。 民族祥和塔預示著剛察各族人民和睦共處,意在保佑剛察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
6、祭海臺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的場所,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最初是蒙古族的傳統。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風俗,自清代以來對青海湖的祭祀活動更具規模及宗教色彩,至此環湖地區的藏族人也開始參加這項祭祀活動。如今青海湖的祭海儀式已全部藏化。對于藏族同胞來說,青海湖祭海是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如同他們馬年轉神山,羊年轉圣湖。 祭海臺在環青海湖畔有多處,游客如能趕上每年一次由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儀式,那便是三生有幸。2008年祭祀青海湖入選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圖為剛察仙女灣濕地景區祭海臺(三牲拉則)。
7、仙女灣濕地景區(門票60元) 1992年仙女灣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是世界七大濕地之一,位于剛察縣境內沙柳河入青海湖口(剛察縣城正南16公里)。仙女灣濕地野生動物種類、數量眾多,是鳥的天堂,大天鵝的故鄉,仙女灣屬于青海湖濕地的核心區,對中國生態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牲拉則是仙女灣濕地景區內的標志性建筑,是五世活佛阿旺羅桑嘉措受封歸返西藏途經青海湖時所建。如今景區內新建的木質棧道延伸到祭海臺。祭海臺分上下兩層,祭海時,上面的一層是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師們講經的地方,下面一層是供其他僧眾念經的地方。旁邊掛著的五彩經幡上面的顏色代表著藍天、白云、草地、太陽、黃土。
8、文化休閑廣場 文化休閑廣場是剛察縣建立的首個供群眾休閑娛樂的公共場所。在廣場內有形似青海湖的水塘,兩旁設有長椅可供游客和群眾休息。到晚上七點左右,五彩的路燈紛紛閃耀著光彩,點綴著我們美麗的廣場,此時人們在吃過晚飯后紛紛來到廣場跳起歡騰的鍋莊,夜幕下零星點點將剛察點綴的更加美麗而神秘。
相關作品
大型民族微電影《在那遙遠的地方》、情感勵志微電影《暴走青春》、電影《龍頭琴聲》、《黃金草》、《逆路》、數字電影《站大腳》、電視專題片《開湖之謎》、文學作品《透明的女性》、《西海文藝》、《措溫波文藝》……
旅游須知
1、最佳旅游季節:5月中旬--9月初,建議停留1--2天
2、青海湖日照強烈,一定注意防曬,不然很容易曬傷。防曬霜、太陽鏡、頭巾幾乎是必備的裝備
3、青海湖海拔3200m,在騎行過程中不斷用GPS測量海拔,最高點大概在3400m
4、青海湖風光絕美,不要亂扔垃圾;湟魚是青海湖特產,國家保護動物,不要去農民那里購買湟魚
5、青海湖是藏民心中的圣湖,尊重當地人民的信仰,藏民會順時針轉湖
6、進高原前請謹記“慢慢走,少開口,多睡覺,別喝酒,防感冒”
地理位置
距西南青海湖鳥島(隸屬剛察縣)62公里,東南距西海鎮(州府)86公里,北距祁連縣189公里
交通情況
旅游車、性能優良的自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