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博物館--敦煌旅游必看景點
敦煌旅游必看景區--敦煌市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南距著名的月牙泉風景名勝區5公里,二層建筑高度24米,整個建筑外形、色調融長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號于一體,內設展廳、文物庫房、放映廳、休息廳等,以《華戎交會的都市》為展覽主題,共設6個展廳,是弘揚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學又一個重要的研究基地。
服務咨詢熱線:
0937-8832711
13893739590
敦煌旅游必看景區--敦煌市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南距著名的月牙泉風景名勝區5公里,二層建筑高度24米,整個建筑外形、色調融長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號于一體,內設展廳、文物庫房、放映廳、休息廳等,以《華戎交會的都市》為展覽主題,共設6個展廳,是弘揚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學又一個重要的研究基地。
門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 國家三級博物館
收費項目:1、臨時性特別展覽;2、講解費;3、停車費
開放時間:
09:00-18:30;停止入場時間:17:30 (05月01日-09月30日 周二---周日),05月01日---09月30日每周一閉館
09:00-18:00;停止入場時間:17:00 (10月01日-次年04月30日 周二---周日),0月01日---次年04月30日 周一閉館
電話:0937-8818162;0937-8818173
參觀用時:1-3小時
交通:乘坐敦煌公交3路直達博物館站
敦煌市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南距著名的月牙泉風景名勝區5公里,二層建筑高度24米,整個建筑外形、色調融長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號于一體,內設展廳、文物庫房、放映廳、休息廳等,以《華戎交會的都市》為展覽主題,共設6個展廳,是弘揚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學又一個重要的研究基地。
敦煌市博物館被列為2008年甘肅省首批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擁有標準文物庫房和文物展廳,常年舉辦以《華戎交會的都市》為主題的展覽,展出文物1100余件,并負責全市境內文物的征集、宣傳、管理、調查、維修等工作,是一個融文物保護、研究、收集、征集、陳列展出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敦煌市博物館現館藏文物13077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38件(套),二級文物387件(套),三級文物1387件(套)。分石器、陶器、木器、寫經、絲綢、珠玉、花磚、書畫、拓片、鐵器、銅器等14大類。在館藏和陳列文物中,有據今3000-4000年前出土的青銅器時期的夾沙陶罐、石斧、石鐮、石磨等生產、生活用具,證明敦煌先民們很早就在這塊“沙漠綠洲”中生息繁衍;兩關(陽關、玉門關)遺址和漢長城烽燧、驛站出土的文物最為豐富多彩,精美的絲綢,早期的紙張,完整的積薪火炬等邊關將士使用的軍事、生活用品向人們傾訴著敦煌的古老與悠久;著名的敦煌漢簡,記錄了漢晉時敦煌地區屯田戍邊的情況;魏晉十六國時畫像磚,早莫高窟石窟藝術近一個世紀,畫像磚繪畫藝術,內容形式都與莫高窟有著淵源關系。北涼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區最早的佛教藝術珍品。我館還有收藏的1900年發現,流散于敦煌當地的藏經洞文獻,其中漢文81卷,吐蕃文237卷,筴葉式吐蕃文8482頁,一些漢文文書和寫經,堪稱敦煌文獻之精品。
此外,歷年來對懸泉置遺址、馬圈灣遺址、祁家灣墓群、飛機場墓群等大型遺址和古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出土了一批精美絕倫的珍貴文物。系統地普查了漢代長城、烽燧遺址。這些出土文物基本上涵蓋了從青銅器時代到明清敦煌的各個歷史時期,同時也充分反映了昔日敦煌在絲綢之路上的輝煌與繁盛。
敦煌市博物館自1979年成立以來,接待約16個國家的中外游客數百萬人次,先后接待了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泰國公主詩琳通。同時,成功地接待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瑞環、李鐵映、賈慶林等。1995年被酒泉地區行署、敦煌市人民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集體”;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經過近三十多年的發展,敦煌市博物館已初步形成具有敦煌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博物館。文物保護、研究及宣傳、展示工作規范有序,成效顯著。博物館職工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了《敦煌文物》、《敦煌漢代玉門關》、《敦煌歷史與出土文物》3部專著。敦煌市博物館已成為弘揚敦煌文化、傳播科學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的窗口和陣地。